中国古典魔术(鹅幻汇编)今译本有删节PDF电子版下载
温馨提示:没有操作过此类文件的不建议直接下单购买,详询在线客服!点击进入☛购买指南
中国戏法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,归纳起来可分为手法门、彩法门、丝法门、搬运门、药法门、符法门六大类。中国戏法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,也不断传往国外。首先传到东方各国 – 朝鲜、日本、缅甸、印度等地,后来又传到欧英一些国家。
据传,清代在日本流传一本《神仙戏术》,载有二十多套戏法,便是我国明代学者陈继偶写的。所以,外国的魔术大师在他们的演出中,往往也穿插一些中国戏法节目。 如美国魔术大师马克.威尔逊,演出的《破扇还原》《五色分沙》等,就是中国戏法。在世界魔术大奖赛的获奖节目中,《三连环》也是运用我国九连环门子改革的中国戏法,现已成为国际魔坛的重要节目。
清光绪十五年(1889), 有位姓唐的苏州人,叫唐再丰,号芸洲。他花了三十年的心血,搜集了许多民间传统戏法及前人笔记,走访艺人,研究技巧,整理资料,比较完整地总结了古代民间戏法,收录了三百二十多套节目,写成一部《鹅幻汇编》,现今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(原著已不可得)。这部著作是对中国魔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。
唐芸洲为何把戏法叫鹅幻?传说,阳羡县(今宜兴)有个叫许彦的,担着装有鹅的笼子赶路,碰见一个书生,大约十七、八岁,卧在路旁,说脚痛不能走路,请许彦允许他坐到鹅笼里去,担着他走。许彦以为他是开玩笑,就点头同意了。于是,书生一下子就钻进了鹅笼。许彦见到这样情景,十分惊异,鹅笼子没有变大,书生也没变小,竞然与鹅并存笼中,鹅也丝毫没有受惊。许彦担起来走路,笼子里虽然多了一个人,但也没有加重。走了一段路之后,在树下休息时,书生从笼子里出来,对许彦说:“我打算给你准备一点简单的午餐。”于是张嘴吐出来一个铜奁子,在奁子里边吃食。后来人们对书生的这番变幻称之为“鹅幻”。这个故事记载在梁.吴均《续齐谐记》里。
此《中国古典魔术》具清代唐芸洲所著《鹅幻汇编》编译整理,内容有删节。《鹅幻汇编》详情请点击鹅幻汇编查看。
文件格式:PDF清晰
文件大小:2.82MB



